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全部信息
中等职业学校历史课程标准:结构与特色

为全面贯彻党的立德树人教育方针,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和《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等文件要求,教育部明确提出要在中等职业学校开设历史课程,并将历史课程作为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针对此,教育部组织专家组研制了2020年版《中等职业学校历史课程标准》(简称中职历史课标),这是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历史上的第一个历史课程标准,是指导中职学校历史课程建设的权威文件,具有重要价值。


一、聚焦核心素养:中职历史课标的结构和内容设计



2020年版中职历史课标共分课程性质与任务、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学业质量、课程实施六大部分。


(一)新课程:阐述历史课程任务


“课程性质与任务”是中职历史课标全文总起。该部分在阐述什么是历史学及其作用的基础上,突出强调了中等职业学校历史课程是面向全体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必修公共基础课程。课程的任务是在义务教育历史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增强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进一步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健全的人格,养成职业精神,为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未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基础。


(二)新理念:培养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与2011年版《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不同,2020年版中职历史课标运用了2017年版《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提出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这一新理念。在这一理念指导下,中职历史课程结构的设计、内容的选择以及课程实施都始终着力于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在一定意义上,无论是基础教育,还是高等教育,历史学科独具的“核心”素养应该是一致的。因此,中职历史课标凝练的五大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与2017年版《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提法保持一致,即包含“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五个方面。为帮助广大师生更好理解这五大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中职历史课标对每一个历史学科核心素养都做了充分的阐述和解释,并准确说明了五大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间的逻辑关系。唯物史观是诸素养得以达成的理论保证;时空观念是诸素养中学科本质的体现;史料实证是诸素养得以达成的必要途径;历史解释是诸素养中对历史思维与表达能力的要求;家国情怀是诸素养中价值追求的目标。


历史的学习过程就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过程,对照“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这五个方面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中职历史课标依次提出了中职历史课程的五大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目标。概括起来,就是中职学生在学习历史课程之后,应该:①能运用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认识并说明历史事物;②能将历史事物置于特定的时空环境下分析;③能搜集、辨析并运用史料;④能对历史现象进行科学解释;⑤能形成正确的历史观、国家观、民族观、文化观,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养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三)新结构:分设基础模块和拓展模块


2017年版《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将高中历史课程分为“必修课程”“选择性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三类。与此不同,中职历史课标规定中职历史课程由“基础模块”和“拓展模块”两部分构成。“基础模块”分为《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两大模块。“基础模块”是中等职业学校各专业学生必须学习的课程,旨在通过中外历史上重要的事件、人物和现象,展现人类社会从古至今、从分散到整体、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历程,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和认识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和阶段特征,理解科技创新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共计4个学分、72学时,其中,《中国历史》45学时,《世界历史》27学时。为充分体现职业学校的教育教学特色,满足学生职业发展需要,开阔视野,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中职历史课标还设置了“拓展模块”。“拓展模块”旨在满足学生职业发展需要,促进个性发展、增强职业意识,是供学生选学的历史课程,建议教学时数为18学时。“基础模块”和“拓展模块”的结合,既体现了高中阶段教育的普遍要求,为中职学生拥有较高的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打下坚实的基础,又体现了职业教育的特点,有利于促进中职学生的职业发展。


(四)新体例:用专题呈现教学内容


在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上,中职历史课标研制组遵循历史发展的时序性原则,以“学习专题”的方式呈现教学内容,这与2017年版《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采用通史和专题史相结合的体例基本一致。中职历史课程“基础模块”中的“模块Ⅰ中国历史”部分包含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和中国现代史,共计15个专题学习内容,相对《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中国史部分而言,多设置了一个“精湛的传统工艺”专题;基础模块“模块Ⅱ世界历史”部分包含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和世界现代史,共计11个专题学习内容。鉴于中职学生的认知特点,研制组在确定基础模块教学专题和教学内容时,始终坚持一个基本原则,即既要注意与义务教育阶段历史课程内容和难度相衔接,又要注意与2017年版《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内容在保持基本一致基础上,酌情加以区别。


“拓展模块”提供了“职业教育与社会发展”“历史上的著名工匠”两个教学示例,供各地各学校开设拓展课程时参考。同时也建议各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各地、各校可以根据专业需要、地方资源、学校特色、教师特长以及学生实际等,在严格按照教育行政部门有关课程教材管理规定的基础上,自主开发拓展模块教学内容。


(五)新标准:划分学业质量水平


学业质量是学生完成本学科课程学习后的学业成就表现。历史学业质量标准是以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及其表现水平为主要维度,结合课程内容,对学生学业成就表现的总体描述,是“学生在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方面的发展程度、行为变化、量和质等内容”,是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和高职院校分类考试命题的重要依据。根据中职学生实际,中职历史课标明确将学业质量划分为两级水平。水平1是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在本学科应该达到的合格要求,水平2是参加高职院校分类考试的学生应该达到的要求,也是高职院校分类考试的命题依据。


中职历史课标划分的学业质量水平1与水平2之间表现出一种纵向的连续性和递进性。以“时空观念”核心素养水平的划分为例(表1)。



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法”将认知领域的教育目标划分成记忆、理解、应用(apply)、分析、评价、创造6个层次,依次呈现出一种递进性关系。从表1可以看出,在衡量学生“时空观念”这一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学业成就表现时,水平1多用“能够知道”“能够识别”“能够理解”等描述,属于布鲁姆认知领域教育目标的记忆、理解层次;水平2多用“分析”“描述”“叙述”等词汇,属于布鲁姆认知领域教育目标的应用和分析层次。显然,水平2的表现涵盖并高于水平1的表现。从总体看,中职历史课标对中职生历史学业质量两个水平的描述基本都遵循这一原则,达到记忆、理解层次的基本处于水平1, 达到应用、分析层次的基本处于水平2,这就建构起一种既简单、易行,又科学、有效的逻辑关系,便于实际操作,又符合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习实际。同时,学业质量水平1与水平2之间呈现出的梯度型进步,“反映了学生在历史思维和具体的历史叙述能力方面的变化,是学生行为能力的变化”,这种评价导向有力地改变了以往传统历史学习和历史评价只重视知识点的弊端,有利于调动中职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六)新要求:规范课程实施全过程


历史课程标准的内容设计需要在课程实施环节予以落实,需要全国各中等职业学校的实践性转化和教师的创造性传递。为更好地服务于中职历史教学,在“课程实施”部分,中职历史课标对“教学要求”“学业水平评价”“教材编写”“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地方与学校如何实施本课程”五大方面都提出了具体要求与建议,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适切性。如在“教材编写要求”部分,中职历史课标对历史教科书的编写指导思想、编写原则、内容选择、编排形式、配套教学材料等5个方面都提出了具体要求,这些明确的要求有利于提高中职历史教材的编写质量。


二、针对职教实际:中职历史课标的特色与亮点



2020年版中职历史课标是中等职业教育史上的第一个历史课程标准,相对2011年版《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和2017年版《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而言,它具有鲜明的特色,这也成为它区别于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亮点。


(一)呼应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新理念


2013年教育部启动了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修订工作,并于2018年年初对外公布了各学科修订后的课程标准。这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最突出、最重要的特点是引入了“学科核心素养”新理念,并在此基础上制定了历史学业质量标准。中职历史课标的研制于2014年启动,基本与这一轮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修订同步。因此,中职历史课标研制组积极吸取了本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和新经验。在课程结构、内容设计和教学实施等方面都贯穿了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理念,根据中职学生实际将学业质量划分为两级水平。可以说,中职历史课标虽然是中等职业学校教育史上的第一个历史学科课程标准,但已然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呼应并跟进了同时期国家课程改革的最新理念和最新要求,在促进自身科学化和规范化的同时,也必将有利于提高中职历史课程的育人质量。


(二)衔接义务教育,对标普通高中


中等职业教育隶属高中阶段教育,主要招生对象是初中毕业生。衔接义务教育,对标普通高中是其必然取向。2020年版中职历史课标在教学目标、课程结构、内容设计等一系列问题上都时刻把衔接义务教育,对标普通高中作为自己的努力方向。


在理念运用上,中职历史课标对新理念“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和新要求“学业质量标准”的呼应和采用,是对标普通高中最典型的做法。在内容设计上,中职历史课标时刻注重与2011年版《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的内容相衔接,又以2017年版《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内容为参照。以中职历史课标设置的“辛亥革命与民国初年的社会”这一专题为例,针对这段历史,三大历史课程标准有各自不同的“内容要求”。



观察表2,可以看出,2011年版《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描述细致,要求明确,多为“了解”“知道”,无“概述”“探讨”等要求,这符合义务教育阶段历史教育的定位,“初中教育是普及性的国民教育,因此,历史课程的定位应以普及基础性的历史知识为主,引领学生掌握基本的、重要的历史知识(包括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等),并避免追求过全、过深、过细的历史叙述。”


从总体看,无论是中职历史课标,还是《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对这段历史的内容要求都明显高于《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概括性更强,更注重培养“学生对历史发展规律的理性认识 ”。


就两者自身而言,他们对这一专题的内容要求总体相差不大,只是在具体要求和内容选择上略微有所区别,如中职历史课标针对中职学校特点增加“了解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内容。


中职历史课标时时注意衔接义务教育,对标普通高中,其目的在于处理好初中、中职、高中三大阶段历史教育的关系,形成一种“相互关联、逐步递进、有效衔接的整体框架,使学生在整个中学阶段都受到必要的历史教育”。


(三)彰显职业教育特色


职业教育特色的彰显是中职历史课标的必然要求,这一思想始终贯穿在2020年版中职历史课标编写始终,渗透在课程标准的字里行间。例如,在“家国情怀”中,增加了“树立劳动光荣的观念,养成爱岗敬业、诚信公道、精益求精、协作创新等良好的职业精神”等内涵要求;在课程结构上,设置了拓展模块,开发“职业教育与社会发展”“历史上的著名工匠”两个示例模块,并鼓励各行指委、各地、各校根据实际情况开发体现职业教育特点的课程内容;在内容设计上,“基础模块”突出了科技文化方面的内容,并在“中国历史”模块专门设计了“精湛的古代工艺”专题;在“教学提示”中,设计了贴合职业教育特点的“北京故宫的设计者蒯祥”“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科技创新及其重大意义”等教学案例;在“教学要求”中,提出了“注重历史学习与学生职业发展的融合”,要求“教师应结合贴近职业特色和专业培养方向的教学内容,创设与行业、专业相近的教学情境,设计体验未来职业环境或场域的教学活动,探索课堂教学与专业实习实践相融合的教学模式”,等等。这些都是中职历史课标职业教育特色的鲜明体现。


(四)注重细节指导,可操作性强


不同于2017年版《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将学生历史学业质量划分为4个水平的做法,中职历史课标依据中职学生学习实际,将学生学业质量作了两级水平的划分,并对两级水平分别做了准确描述。这种划分不是盲目简化的结果,而是经过深入论证、科学测试之后的科学划分。2017年,在中职历史课程标准的文本阶段性成果形成后,教育部组建历史学科测试组,组织命题测试,并对测试结果进行了科学严谨的分析。中职历史课程标准研制组在此基础上,调整了学业质量水平划分标准。因此,中职历史课标中两级水平的学业质量划分有其科学性和适切性。水平1和水平2分别对应毕业合格要求和高职院校分类考试要求,简便易行,极大增加了中职历史课标的现实指导性和可操作性。


中职历史课标每一个模块或主题均由“内容概述”“内容要求”和“教学提示”三部分构成。其中,“内容概述”是中职历史课标针对中等职业学校历史专业教师缺乏的实际状况而特地设置的,是中职历史课标的一大特色和亮点。如“中国历史”部分的“内容概述”分别介绍了中国古代史、近代史、现代史三大时段的准确分期和主要特征,其目的在于帮助中职历史教师和同学更好把握各时段历史的发展脉络和阶段特征。除此之外,中职历史课标还开发了“精湛的传统工艺”等4个教学案例;提供了考查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典型样题,强化了对教学实施、学业水平评价、教材编写、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等的具体指导,这些都是指导性强、易操作的建议和要求,都为中职历史课程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效帮助。


2020年版中职历史课标已经发布,作为指导我国中等职业学校历史教学工作高质量开展的重要文件,它描绘了一幅新时代中职历史教育的新蓝图。为了有效推进中职历史课程的全面开设和深入实施,提高中职历史课程的教学质量,中职历史课标的宣传与推广、转化与落地至关重要,但自上而下的“行政命令”只有“与持续的对话交流、持久的培训、现场指导、给实施以充足的时间等一系列行为相结合时,才能够较好地运作”,为落地、落细、落实中职历史课标,中职历史课程的教材编写者、教育管理者、教学实施者还需一起努力。

为全面贯彻党的立德树人教育方针,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和《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等文件要求,教育部明确提出要在中等职业学校开设历史课程,并将历史课程作为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针对此,教育部组织专家组研制了2020年版《中等职业学校历史课程标准》(简称中职历史课标),这是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历史上的第一个历史课程标准,是指导中职学校历史课程建设的权威文件,具有重要价值。


一、聚焦核心素养:中职历史课标的结构和内容设计



2020年版中职历史课标共分课程性质与任务、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学业质量、课程实施六大部分。


(一)新课程:阐述历史课程任务


“课程性质与任务”是中职历史课标全文总起。该部分在阐述什么是历史学及其作用的基础上,突出强调了中等职业学校历史课程是面向全体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必修公共基础课程。课程的任务是在义务教育历史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增强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进一步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健全的人格,养成职业精神,为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未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基础。


(二)新理念:培养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与2011年版《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不同,2020年版中职历史课标运用了2017年版《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提出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这一新理念。在这一理念指导下,中职历史课程结构的设计、内容的选择以及课程实施都始终着力于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在一定意义上,无论是基础教育,还是高等教育,历史学科独具的“核心”素养应该是一致的。因此,中职历史课标凝练的五大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与2017年版《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提法保持一致,即包含“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五个方面。为帮助广大师生更好理解这五大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中职历史课标对每一个历史学科核心素养都做了充分的阐述和解释,并准确说明了五大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间的逻辑关系。唯物史观是诸素养得以达成的理论保证;时空观念是诸素养中学科本质的体现;史料实证是诸素养得以达成的必要途径;历史解释是诸素养中对历史思维与表达能力的要求;家国情怀是诸素养中价值追求的目标。


历史的学习过程就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过程,对照“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这五个方面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中职历史课标依次提出了中职历史课程的五大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目标。概括起来,就是中职学生在学习历史课程之后,应该:①能运用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认识并说明历史事物;②能将历史事物置于特定的时空环境下分析;③能搜集、辨析并运用史料;④能对历史现象进行科学解释;⑤能形成正确的历史观、国家观、民族观、文化观,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养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三)新结构:分设基础模块和拓展模块


2017年版《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将高中历史课程分为“必修课程”“选择性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三类。与此不同,中职历史课标规定中职历史课程由“基础模块”和“拓展模块”两部分构成。“基础模块”分为《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两大模块。“基础模块”是中等职业学校各专业学生必须学习的课程,旨在通过中外历史上重要的事件、人物和现象,展现人类社会从古至今、从分散到整体、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历程,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和认识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和阶段特征,理解科技创新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共计4个学分、72学时,其中,《中国历史》45学时,《世界历史》27学时。为充分体现职业学校的教育教学特色,满足学生职业发展需要,开阔视野,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中职历史课标还设置了“拓展模块”。“拓展模块”旨在满足学生职业发展需要,促进个性发展、增强职业意识,是供学生选学的历史课程,建议教学时数为18学时。“基础模块”和“拓展模块”的结合,既体现了高中阶段教育的普遍要求,为中职学生拥有较高的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打下坚实的基础,又体现了职业教育的特点,有利于促进中职学生的职业发展。


(四)新体例:用专题呈现教学内容


在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上,中职历史课标研制组遵循历史发展的时序性原则,以“学习专题”的方式呈现教学内容,这与2017年版《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采用通史和专题史相结合的体例基本一致。中职历史课程“基础模块”中的“模块Ⅰ中国历史”部分包含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和中国现代史,共计15个专题学习内容,相对《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中国史部分而言,多设置了一个“精湛的传统工艺”专题;基础模块“模块Ⅱ世界历史”部分包含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和世界现代史,共计11个专题学习内容。鉴于中职学生的认知特点,研制组在确定基础模块教学专题和教学内容时,始终坚持一个基本原则,即既要注意与义务教育阶段历史课程内容和难度相衔接,又要注意与2017年版《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内容在保持基本一致基础上,酌情加以区别。


“拓展模块”提供了“职业教育与社会发展”“历史上的著名工匠”两个教学示例,供各地各学校开设拓展课程时参考。同时也建议各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各地、各校可以根据专业需要、地方资源、学校特色、教师特长以及学生实际等,在严格按照教育行政部门有关课程教材管理规定的基础上,自主开发拓展模块教学内容。


(五)新标准:划分学业质量水平


学业质量是学生完成本学科课程学习后的学业成就表现。历史学业质量标准是以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及其表现水平为主要维度,结合课程内容,对学生学业成就表现的总体描述,是“学生在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方面的发展程度、行为变化、量和质等内容”,是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和高职院校分类考试命题的重要依据。根据中职学生实际,中职历史课标明确将学业质量划分为两级水平。水平1是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在本学科应该达到的合格要求,水平2是参加高职院校分类考试的学生应该达到的要求,也是高职院校分类考试的命题依据。


中职历史课标划分的学业质量水平1与水平2之间表现出一种纵向的连续性和递进性。以“时空观念”核心素养水平的划分为例(表1)。



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法”将认知领域的教育目标划分成记忆、理解、应用(apply)、分析、评价、创造6个层次,依次呈现出一种递进性关系。从表1可以看出,在衡量学生“时空观念”这一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学业成就表现时,水平1多用“能够知道”“能够识别”“能够理解”等描述,属于布鲁姆认知领域教育目标的记忆、理解层次;水平2多用“分析”“描述”“叙述”等词汇,属于布鲁姆认知领域教育目标的应用和分析层次。显然,水平2的表现涵盖并高于水平1的表现。从总体看,中职历史课标对中职生历史学业质量两个水平的描述基本都遵循这一原则,达到记忆、理解层次的基本处于水平1, 达到应用、分析层次的基本处于水平2,这就建构起一种既简单、易行,又科学、有效的逻辑关系,便于实际操作,又符合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习实际。同时,学业质量水平1与水平2之间呈现出的梯度型进步,“反映了学生在历史思维和具体的历史叙述能力方面的变化,是学生行为能力的变化”,这种评价导向有力地改变了以往传统历史学习和历史评价只重视知识点的弊端,有利于调动中职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六)新要求:规范课程实施全过程


历史课程标准的内容设计需要在课程实施环节予以落实,需要全国各中等职业学校的实践性转化和教师的创造性传递。为更好地服务于中职历史教学,在“课程实施”部分,中职历史课标对“教学要求”“学业水平评价”“教材编写”“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地方与学校如何实施本课程”五大方面都提出了具体要求与建议,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适切性。如在“教材编写要求”部分,中职历史课标对历史教科书的编写指导思想、编写原则、内容选择、编排形式、配套教学材料等5个方面都提出了具体要求,这些明确的要求有利于提高中职历史教材的编写质量。


二、针对职教实际:中职历史课标的特色与亮点



2020年版中职历史课标是中等职业教育史上的第一个历史课程标准,相对2011年版《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和2017年版《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而言,它具有鲜明的特色,这也成为它区别于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亮点。


(一)呼应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新理念


2013年教育部启动了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修订工作,并于2018年年初对外公布了各学科修订后的课程标准。这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最突出、最重要的特点是引入了“学科核心素养”新理念,并在此基础上制定了历史学业质量标准。中职历史课标的研制于2014年启动,基本与这一轮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修订同步。因此,中职历史课标研制组积极吸取了本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和新经验。在课程结构、内容设计和教学实施等方面都贯穿了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理念,根据中职学生实际将学业质量划分为两级水平。可以说,中职历史课标虽然是中等职业学校教育史上的第一个历史学科课程标准,但已然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呼应并跟进了同时期国家课程改革的最新理念和最新要求,在促进自身科学化和规范化的同时,也必将有利于提高中职历史课程的育人质量。


(二)衔接义务教育,对标普通高中


中等职业教育隶属高中阶段教育,主要招生对象是初中毕业生。衔接义务教育,对标普通高中是其必然取向。2020年版中职历史课标在教学目标、课程结构、内容设计等一系列问题上都时刻把衔接义务教育,对标普通高中作为自己的努力方向。


在理念运用上,中职历史课标对新理念“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和新要求“学业质量标准”的呼应和采用,是对标普通高中最典型的做法。在内容设计上,中职历史课标时刻注重与2011年版《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的内容相衔接,又以2017年版《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内容为参照。以中职历史课标设置的“辛亥革命与民国初年的社会”这一专题为例,针对这段历史,三大历史课程标准有各自不同的“内容要求”。



观察表2,可以看出,2011年版《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描述细致,要求明确,多为“了解”“知道”,无“概述”“探讨”等要求,这符合义务教育阶段历史教育的定位,“初中教育是普及性的国民教育,因此,历史课程的定位应以普及基础性的历史知识为主,引领学生掌握基本的、重要的历史知识(包括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等),并避免追求过全、过深、过细的历史叙述。”


从总体看,无论是中职历史课标,还是《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对这段历史的内容要求都明显高于《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概括性更强,更注重培养“学生对历史发展规律的理性认识 ”。


就两者自身而言,他们对这一专题的内容要求总体相差不大,只是在具体要求和内容选择上略微有所区别,如中职历史课标针对中职学校特点增加“了解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内容。


中职历史课标时时注意衔接义务教育,对标普通高中,其目的在于处理好初中、中职、高中三大阶段历史教育的关系,形成一种“相互关联、逐步递进、有效衔接的整体框架,使学生在整个中学阶段都受到必要的历史教育”。


(三)彰显职业教育特色


职业教育特色的彰显是中职历史课标的必然要求,这一思想始终贯穿在2020年版中职历史课标编写始终,渗透在课程标准的字里行间。例如,在“家国情怀”中,增加了“树立劳动光荣的观念,养成爱岗敬业、诚信公道、精益求精、协作创新等良好的职业精神”等内涵要求;在课程结构上,设置了拓展模块,开发“职业教育与社会发展”“历史上的著名工匠”两个示例模块,并鼓励各行指委、各地、各校根据实际情况开发体现职业教育特点的课程内容;在内容设计上,“基础模块”突出了科技文化方面的内容,并在“中国历史”模块专门设计了“精湛的古代工艺”专题;在“教学提示”中,设计了贴合职业教育特点的“北京故宫的设计者蒯祥”“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科技创新及其重大意义”等教学案例;在“教学要求”中,提出了“注重历史学习与学生职业发展的融合”,要求“教师应结合贴近职业特色和专业培养方向的教学内容,创设与行业、专业相近的教学情境,设计体验未来职业环境或场域的教学活动,探索课堂教学与专业实习实践相融合的教学模式”,等等。这些都是中职历史课标职业教育特色的鲜明体现。


(四)注重细节指导,可操作性强


不同于2017年版《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将学生历史学业质量划分为4个水平的做法,中职历史课标依据中职学生学习实际,将学生学业质量作了两级水平的划分,并对两级水平分别做了准确描述。这种划分不是盲目简化的结果,而是经过深入论证、科学测试之后的科学划分。2017年,在中职历史课程标准的文本阶段性成果形成后,教育部组建历史学科测试组,组织命题测试,并对测试结果进行了科学严谨的分析。中职历史课程标准研制组在此基础上,调整了学业质量水平划分标准。因此,中职历史课标中两级水平的学业质量划分有其科学性和适切性。水平1和水平2分别对应毕业合格要求和高职院校分类考试要求,简便易行,极大增加了中职历史课标的现实指导性和可操作性。


中职历史课标每一个模块或主题均由“内容概述”“内容要求”和“教学提示”三部分构成。其中,“内容概述”是中职历史课标针对中等职业学校历史专业教师缺乏的实际状况而特地设置的,是中职历史课标的一大特色和亮点。如“中国历史”部分的“内容概述”分别介绍了中国古代史、近代史、现代史三大时段的准确分期和主要特征,其目的在于帮助中职历史教师和同学更好把握各时段历史的发展脉络和阶段特征。除此之外,中职历史课标还开发了“精湛的传统工艺”等4个教学案例;提供了考查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典型样题,强化了对教学实施、学业水平评价、教材编写、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等的具体指导,这些都是指导性强、易操作的建议和要求,都为中职历史课程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效帮助。


2020年版中职历史课标已经发布,作为指导我国中等职业学校历史教学工作高质量开展的重要文件,它描绘了一幅新时代中职历史教育的新蓝图。为了有效推进中职历史课程的全面开设和深入实施,提高中职历史课程的教学质量,中职历史课标的宣传与推广、转化与落地至关重要,但自上而下的“行政命令”只有“与持续的对话交流、持久的培训、现场指导、给实施以充足的时间等一系列行为相结合时,才能够较好地运作”,为落地、落细、落实中职历史课标,中职历史课程的教材编写者、教育管理者、教学实施者还需一起努力。

上一篇: 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设立与实施的前提性思考下一篇: 技能人才短缺状况为何难以改变
关闭】【打印
注册担保风险管理师 | 注册信用认证咨询师 | 注册科技金融架构师 | 注册外汇投资分析师 | 注册融资租赁管理师 | 注册仓储金融管理师
注册钢贸融资分析师 | 注册股权投资分析师 | 注册担保人力管理师 | 注册典当管理师 | 注册农村资金互助管理师 | 注册资本市场管理师
Copyright © 1998-2011 www.ijrzg.org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单位:国家金融职业测评中心 联系电话:010--86482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