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政策法规 > 全部信息
中学职业生涯教育可借鉴国外经验

职业生涯,最早由美国生涯理论家舒伯(dona,dsuper)在1957年出版的《职业生涯心理学》中提出,它又称职业发展,是指一个人遵循一定的道路或途径,去实现所选定的职业目标。职业生涯有狭义及广义之分,狭义的职业生涯限定于直接从事职业工作的这段时间,它是人生中一段最长、最重要也最富有社会意义的生命周期。广义的职业生涯,是指社会个体在其整个生命活动中以接受教育或培训与职业转换为主轴的一切活动的总和。它始于职业兴趣的培养、职业能力的获得、职业选择、就职,直至最后完全退出职业劳动,它是一个完整的职业发展历程。因此可以说,职业生涯是指与工作相关的整个人生历程。

人们已经普遍认识到,在任职前才开始的职业生涯规划已经不足以应付竞争激烈、要求严格的职业市场,为了增强竞争力,职业生涯规划往往是始于靠近就业市场的高等教育。然而,广义的职业生涯规划涉及到基于个人爱好、价值观、个性等的职业兴趣及职业能力的培养,而兴趣与能力的培养非一朝一夕所能完成,所以即使在高等教育阶段,开始有意识地 实行正规的职业生涯教育,但其职业预备期也已经很短。因此,始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职业生涯发展理论为把职业生涯教育提前到基础教育的中学阶段,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基础。

美国职业生涯发展理论的先驱和典型代表人物——金斯伯格(eliginzberg)研究的重点是从童年到青少年阶段的职业心理发展过程。他将职业生涯的发展分为幻想期(11岁以前)、尝试期(11岁到17岁)和现实期(17岁以后)三个阶段,认为根据年龄的划分来看,前两个阶段 对应的是我国基础教育中的小学和中学阶段,在小学阶段,儿童对于所接触到的职业充满好奇,对职业的向往也是凭借纯粹的兴趣爱好,还不能考虑自身的条件、能为水平和社会需要与机遇。但是到了职业生涯的尝试期,人的心理和生理在迅速成长发育和变化,独立的意识和价值观念开始形成,知识和能力显著增长和增强,初步懂得了社会生产和生活的经验。这一阶段,其在职业需求上呈现出的特点是:有职业兴趣,但不仅限于此,更能够客观的审视自身各方面的条件和能力;开始注意职业角色的社会地位、社会意义,以及社会对该职业的需要。

施恩把人的职业生涯划分为10个阶段,认为第一阶段(0—21岁)为成长、幻想、探索时期。学生在这一阶段,发现和发展自己的需要、兴趣和才干,在体育活动、业余爱好和学校的各项活动中寻找机会进行自我测试,以发展一种现实的自我意象,同时寻找实验性工作和兼职工作的机会,尝试早期职业决策,进入一个组织或初任一个职业。

美国学者罗斯维尔和莱思德认为,职业生涯是指一个人在其一生中与工作相关的一系列活动、行为、态度、价值观、愿望等的有机整体。他们将职业生涯划分为职业探索期、立业与发展期、职业发展期、职业衰退期等四个时期。职业探索往往在15岁之前已经进行,一直延续到从“学校人”成为“社会人”才真正进入择业,这一阶段被称为职业探索期。

格林豪斯也研究人生不同年龄段职业发展的主要任务,并以此将职业生涯划分为职业准备、进入组织、职业生涯初期、中期及后期5个阶段。他认为0—18岁这一漫长的时期都是职业准备时期,主要任务是发展职业想象力,对职业进行评估和选择,接受必须 的职业教育。

美国、英国和澳大利亚等国家都重视培养学生职业兴趣和职业能力,尤其体现在中学阶段的职业生涯教育上。

美国在职业生涯教育方面走在世界前列。始于20世纪70年代的生计教育把一至十二年级的学生都纳入进来,引导他们从“升学主义”转向个人的生计与未来发展。九十年代开展的全国范围的教育改革运动的目的是使所有的高中学生都能确定一项走向职业道路的计划,能顺利实现从学校到工作的过渡。它把学习和工作结合起来,把学术学习和职业学习结合起来,在中等教育和中等之后的教育之间建立起有效的联系,使学生清楚了解他们将要从事的职业。

20世纪80年代以后,英国政府也陆续颁布了一系列的文件,要求普通中学开展职业教育和职业指导,并把这种教育和指导纳入学校课程当中。普通中学的职业教育和职业指导主要由学校的指导教师和校外的职业官员协作进行。指导教师的任务主要是实施职业教育计划,帮助职业官员安排学生咨询,并提供最新的职业信息。职业官员的主要职责是对学生进行个别和集体咨询,帮助制订职业教育计划,提供最新的职业信息,参加家长会议,举办咨询日 、职业参观、职业演讲等活动。

澳大利亚制定了”职业发展纲要”,对职业成熟程度、职业指导的内容、考试及评估等方面做出具体规定。还开设了职业和个人发展课程,内容包括正确评价自己的能力、潜力、需要和志向,培养自控和自助能力;制订个人未来发展计划;将职业和劳动力市场信息渗透到各学科中,使课程内容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培养学生研究和思考能力及正确的生活态度等。

日本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也把职业生涯教育列入学校计划当中。

这些国家在教育发展的历程中,逐步构建了完善的职业生涯教育理论,丰富了职业生涯教育的 实践。

二、中学职业生涯教育的国外借鉴

1.要树立理性的职业生涯教育意识

生涯是人的生命成长的历程。人的生涯发展,既是一个自然生命的成长过程,也是一个自我设计与创造的奋斗过程。国外的职业生涯教育是系统性、整体性工程,从幼儿园到高等教育延续到职前教育,生涯教育的理念是和终身教育保持一致的。美国的儿童从六岁起接受职业生涯教育,日本也注重各个教育阶段生涯教育的连贯性,以职业生涯准备为线索体现出培养综合素质的递进性。因此,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要真正实现素质教育,应该借鉴这些国家的先进理念,具备中学职业生涯教育的意识,消除将职业生涯教育流于“职前”培训的倾向。

父母、教师要树立对学生理性的职业期待,避免提高学生未来择业的机会成本。但从根本上来说,理性的职业生涯教育意识应该通过家长、教师的帮助最终落脚于学生本人,使学生了解自己的态度、能力、兴趣、个性和局限等人格特征,并清楚职业选择成功的条件,把学业知识和职业角色结合起来,提前了解知识在不同职业工作岗位上占有的优势、不足、补偿和机会等,从而使主客观条件和社会职业岗位达到最佳匹配。这也正是帕森斯提出的经典职业选择和职业指导理论的核心内容。以这种职业与人匹配的原则为指导,能够确 立正确的职业选择倾向。同时,职业生涯教育不仅仅属于认知教育,而且更多具备实践性质,需要全 社会各个部门具有协调、配合职业生涯教育的意识,积极为学生提供接受职业教育的多种途径。

2.增强教师职业生涯教育的意识和能力

国外中学把职业生涯教育纳入学校课程,如英国根据《全国生涯教育框架》和国家课程体系制订学校课程。教师要向学生介绍他们可能的职业选择范围,以及获得职业的途径;帮助学生发展自我作出职业决策的能力,引导他们评价和分析职业信息,意识到职业选择的重要性以及产生的后果;学会从学校到工作世界的转变,帮助学生适应工作世界,独立地走向社会,顺利地从事职业和适应职业生活。教师不仅要教授学生理论课,而且也教职业指导课,这无疑给我国中学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首先,各门学科任课教师本身应该接受职业生涯教育培训,了解职业范围和职业要求,并且根据不断变化的职业市场,获取最新的职业信息,把职业生涯教育融入各科教学当中。同时,要了解每一个学生的个性、能力,通过学生在作业、课外活动中的表现,给学生未来职业选择提供审慎指导。另外,人的职业选择心理在童年时期就已经产生了,随着个人的年龄、教育、经验及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变化,人们的职业心理也会发生变化。

因此,根据施恩提出的职业锚概念,教师不仅要帮助学生了解自己,使学生逐渐明晰自己未来进行职业选择时围绕的中心,同时要意识到,一个人的职业锚是在不断变化的,它是一个不断探索过 程所产生的动态结果。

其次,应该培养专业化程度较高的专门的职业生涯教育教师。英国教育与技能部要求所有公立学校指定专门的教师负责生涯教育与指导的开展。这些教师被称为“生涯协调员”,可以通过给学生团体咨询或个别咨询的方式,提供更加专业的服务。在现有条件下,我国实行班主任制,因此班主任教师在职业生涯教育中要承担更多责任,不仅负责在本学科教学中渗透职业生涯教育,还要协调其他任课教师、学校、家长、企业、社区,利用多种资源,拓 展和丰富职业生涯教育的途径。

3.要建立职业生涯教育的组织和制度保障

专业学会在国外职业生涯教育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如美国和加拿大的国家生涯发展学会、英国的全国大学生生涯指导协会,就为本国职业生涯教育的实施提供了有效的保障。政府建立专门的职业生涯教育组织,不仅对学生进行生涯探索、生涯规划和生涯决策等活动,而且可以利用组织的力量吸引社会各界踊跃参加学校的教育活动,支持学校的教育改革, 协同学校搞好生涯教育。职业生涯教育不能仅局限于校园内进行,学校也可以和校外各种组织包括企业配合,这些社会组织可以在学生走出课堂、接触社会实践方面提供有力的支持 ,成为学校进行教育改革的重要保障。

另外,国外职业生涯教育还有专门的教育法规的保障。在美国的教育史上,曾两次专门以政府法案的形式进行了职业生涯教育改革,对美国的教育产生了重大影响,它们分别是20 世纪70年代的《生计教育法案》以及90年代的《学校——就业法案》。

英国制定了一些相关法令,社会相关各部门要为学生熟悉各种职业提供便利条件。日本也制定了一系列相 关的政策、法规,推动学校与企业等社会组织共同配合实施。另外,学校内部也要建立相关制度,通过选修课程、综合实践课程等实施职业生涯教育,建立职业生涯教育评价机制,遵循全面原则、绩效原则与连贯性原则,让学生能学习到系统的和有发展性的职业生涯教育技能 。

上一篇: 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负责人就新版《职业教育专业简介》答记者问下一篇: 奢侈品品牌Coach
关闭】【打印
注册担保风险管理师 | 注册信用认证咨询师 | 注册科技金融架构师 | 注册外汇投资分析师 | 注册融资租赁管理师 | 注册仓储金融管理师
注册钢贸融资分析师 | 注册股权投资分析师 | 注册担保人力管理师 | 注册典当管理师 | 注册农村资金互助管理师 | 注册资本市场管理师
Copyright © 1998-2011 www.ijrzg.org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单位:国家金融职业测评中心 联系电话:010--86482243